首页

女王假阳调教

时间:2025-05-30 01:13:30 作者:商务部:中方敦促美方彻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 浏览量:88966

  来源:南方周末

吴清指出,“下一步监管重点突出两个字,一个是强,一个是严”。视觉中国/图

  时隔10年,国务院再次发出针对资本市场的核心“指令”。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被市场称为新“国九条”,是资本市场的第三个“国九条”。

  之所以被称为“国九条”,是因为该意见分为9个部分,涉及上市准入、上市公司监管、退市监管、交易监管等核心问题,是对资本市场建设较为全面的指导文件。

  证监会主席吴清谈到,围绕新“国九条”,若干配套制度规则也会相继发布,与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组织实施的落实安排,共同形成“1+N”政策体系。其中,“1”是该意见本身,“N”就是若干配套制度规则。

  “国九条”之所以备受瞩目,因为在历史上前两次“国九条”发布后,A股均迎来一波牛市行情(2004年1月、2014年5月),尤其是2014年,市场反应迅速,沪指从当时的2000点附近、一路冲上5000多点,只用了13个月。

  2024年3月,证监会已发布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等4个配套政策文件。

  4月12日当天,证监会又发布了加强退市监管的配套政策文件,并对6项具体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交易所也就一批自律规则同步征求意见。

  因改革而生的第一、第二次“国九条”

  每一次“国九条”都有不同的历史任务。

  2004年,国务院出台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第一份“国九条”。一个大背景是,彼时股价长期低迷,面对市场上长期积累的“流通股”问题,难以解决。

  A股资本市场脱胎于计划经济,设立之初是服务于国企融资,2001年中国加入WTO,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股权分置的遗留问题开始暴露。

  “当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股权分置,有了国务院出台的办法后,可以更好地协调相关部门。”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01年6月,《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封存多年的巨量非流通股要迎来流通,此后,大盘扭转直下,到了2002年1月,沪指一度跌破1500点。如何平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第一次“国九条”在这一背景下出台。

  此后,国内上市公司治理进入全新阶段,流通股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很大程度保障,坚持市场化改革成为第一次“国九条”的核心焦点,正如其中所写: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次“国九条”同样是为推动改革而生。

  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出“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度”。而2014年初期股市同样长期低迷。第二次“国九条”一经推出,市场过度反应,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沪指疯涨超过5000点,紧接着迎来狂跌,牛市很快转熊。

  “第二次(国九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配合注册制而出台,只是因为后续环境已经不适合进行注册制改革,因此并未发挥真正的作用。”上述人士谈到。

  第二次文件出台的一个前提是为注册制打下基础,因此在行业创新方面着墨更多,比如提出支持券商、基金公司等机构的创新服务;提出要发展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长期资金如养老金、保险资金进入股市以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等。

  两次“国九条”分别带动了两轮A股牛市,因此也被视为改革“风向标”。

  第三次“国九条”出台的不同

  和前两次相同之处在于,A股自2023年以来同样面临下挫压力。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新“国九条”开篇立宗即是严字当头,“严把发行上市审核关”“严格上市持续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等,整体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风格基调。

  在2024年3月举行的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之后的各部委记者会上,吴清指出,“下一步监管重点突出两个字,一个是强,一个是严”。

  围绕新“国九条”,证监会若干配套制度规则也相继发布。吴清表示,新“国九条”坚持系统思维、远近结合、综合施策,与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组织实施的落实安排,共同形成“1+N”政策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推出时间最快的一次“国九条”。从新任证监会主席吴清就职直到文件发布,仅不到两月,各部委协调统一工作相当迅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在此前已有相关政策文件推出。

  4月10日,证监会公布了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全年共办理案件717件,其中重大案件186件。全年作出处罚决定539项,罚没款金额63.89亿元,市场禁入103人次。

  常态化退市也在加速推进。2023年共47家公司退市,其中强制退市44家。退市改革三年来,强制退市数量超过改革前退市数量总和。

  3月中旬,证监会集中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4项政策文件,明确要严管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一季度A股共有30家企业上市,同比、环比分别下降55.9%、38.8%。

  “IPO自从2023年下半年实质上已经减速了,而且上市的标准也在提高,比如对上市的核心财务指标方面,已经基本恢复到了注册制之前。”曾担任上市公司主审师的谭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据他透露,注册制实施后,相关IPO财务指标曾一度放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允许非赢利的企业上市。而到了2022年下半年,交易所开始陆续发布相关政策,譬如对“负债上市”的企业有严格要求,几乎很少有这类企业能够通过问询阶段。再比如对上市企业的类型也有收紧趋势,除了科创类企业,传统制造业、消费类企业能够完成上市的寥寥无几。

  到了2023年上半年,IPO收紧已经成了行业默认的现象,“很多急于上市的企业哪怕资金很紧张,也不会冒险冲会,因为一旦失败,很可能影响未来上市的计划”。

  A股历史上,有过9次暂停IPO,最短暂停4个月,最长超过一年。暂停原因或为重大改革让行(如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或是A股大跌后防止IPO向市场抽水。

  本次“国九条”也分别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

  未来五年,基本形成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更加完善。上市公司质量和结构明显优化,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实力持续增强。资本市场监管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高。

  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资本市场。

  到本世纪中叶,资本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与金融强国相匹配的高质量资本市场。

  分红影响ST

  自2019年注册制试点开启,上市公司数量连年上升。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境内股票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346家。相比注册制前,增长超过40%。

  根据会计事务所德勤中国4月发布的一组数据,A股IPO市场2024年一季度仅有30只新股发行,融资236亿元人民币,而2023年一季度为68只新股、融资651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下跌56%和64%。

  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在于退市ST。5300余家上市公司,会有多少家面临ST甚至退市的局面?核心在于最新的分红制度。

  新“国九条”进一步强化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同时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

  新“国九条”发布当天,沪、深交易所同步就《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征求意见稿)》等多项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沪深交易所拟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有关分红的规定做出重点安排。

  修订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分红不达标者采取强约束措施。将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纳入“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的情形。主板方面,对符合分红基本条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且累计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的公司,实施ST。创业板方面,考虑到不同板块特点和公司差异,将分红金额绝对值标准调低至3000万元。

  同时,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1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3亿元以上的创业板公司,可豁免实施ST。回购注销金额纳入现金分红金额计算。

  二是积极推动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要求上市公司综合考虑未分配利润、当期业绩等因素确定分红频次,并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增加分红频次,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谭昌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徐庭芳

点击进入专题: 资本市场迎第三个“国九条” 关注A股市场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实拍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

与其结伴出游的林女士称这趟旅行体验感不错,品尝当地美食,游览著名景点,享受海滩休闲时光,景点和街道也不拥挤,6天预计人均花费不超过3000元(人民币,下同)。

以军袭击黎巴嫩首都 伊拉克民兵武装对以发动袭击

博里奇表示,智中两国关系良好,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智中关系不断发展意义重大。智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同中方深化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祝贺习近平主席昨天为钱凯港开港。智方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智利开展产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愿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期待在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同中方密切沟通,共同反对保护主义,维护全球自由贸易和产供链安全畅通。智方支持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青皮核桃以其独特的鲜美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市场青睐。每年仅在8月初到9月初这段时间可以品尝到这种新鲜核桃的独特风味,这也使得青皮核桃显得尤为珍贵。

贾振华教授领衔项目获2024年度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收录了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该书俄文版和此前出版的英文、法文版,对于国外读者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的现代化新图景,增强国际社会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的共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首届国际工程大会开幕 冀工程合作共建美好未来

新疆华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庄腾从新加坡留学回到广东后,2022年5月,他带着广东企业的研发和管理模式来到伽师县投资建设新梅深加工产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